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 身份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孙蔚)近日,国家公共管理公开公安部、网络国家网信办等研究起草了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),身份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认证公众可以通过网站、服务电子邮件、办法信函等方式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,征求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。国家公共管理公开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指出,网络国家组织建设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,身份旨在建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,认证形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能力,服务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“网号”“网证”,办法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征求真实身份登记、核验服务,国家公共管理公开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、推进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目标。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所称的网号,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,由字母和数字组成、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;网证,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。网号、网证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、行业管理、服务中非明文登记、核验自然人真实身份信息。
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,用户在互联网服务中依法需要登记、核验真实身份信息时,可以凭借居民身份证、护照、通行证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,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申领与自然人身份一一对应的网证、网号,并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进行非明文登记、核验,无需向互联网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信息。由此,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“实名制”为由超范围采集、留存公民个人信息。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了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进行网络身份认证方式,并对“网号”“网证”的申领条件、公共服务的使用场景、法定身份证件范围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等基础性事项作出规定。
在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删除权等个人信息相关权利方面,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表示,公共服务平台采集个人信息的“最小化和必要性原则”,在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前,应当通过用户协议等书面形式,以显著方式、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、准确、完整地向用户告知公共服务平台的名称和联系方式;用户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、处理方式,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、保存期限;用户依法行使其个人信息相关权利的方式和程序等,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,还应当向个人告知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。
责任编辑:游婕
相关阅读
- 列王战火硝烟起: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
- “双节”将至,这些板块机会来了!机构看好这三个方向
- A股三大指数全天高开高走 创业板指涨3.09%
- 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下行 创业板指跌2.08%
-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:未成年人“吃谷”谨防消费陷阱
- 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房地产板块拉升走强
- 三大指数午后下行触底反弹 燃气板块涨幅居前
- A股三大指数午后走势分化 创业板指涨2.63%
- 北京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6类商品单件最高补贴1000元
- 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下行 沪指涨0.05%
- 沪指冲高回落跌0.25%,纺织、汽车板块强势拉升,银行等板块走弱
- 三大指数午后集体回落 教育板块逆市走强
- 微信上线新模式!网友:还能这样啊
- 三大指数午后冲高回落 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
- 沪指跌0.66%失守3100点 金融板块逆势拉升
- A股三大指数午后低位震荡 创业板指跌2.34%
- 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
- 三大股指跌超2% 地产、券商、煤炭等板块领跌
- 两市弱势盘整创指跌1.77% 多只权重股走低
- 沪指涨逾1%站稳3000点,创业板指大涨2%,建筑板块掀涨停潮